贵州大学林学院成立于2002年,其前身是1958年建立的贵州农学院林学系(1999年园林专业并入本系)。学院以复合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为主体,积极扩大博士和硕士高层次人才培养;以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为重点,以南方山地人工林培育、喀斯特山区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水土保持、园林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园林景观设计为目标,是培养林业和生态环境建设所需的高层次专门人才的教学科研基地。
学院办学层次和学科体系完整。拥有本科、硕士、博士及博士后流动站4个人才培养层次。学院有林学、园林、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森林保护4个本科专业,其中林学专业为国家一类特色专业、全国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园林专业、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均为贵州大学特色专业,森林保护专业为新开专业;有“林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林学和生态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林学、生态学、风景园林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0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个专业硕士点(林学、风景园林)。拥有国家林业局林学一级重点学科、贵州省“生态学”国内一流学科、贵州省森林培育特色重点学科、生态学重点学科,贵州省人才基地、贵州省科技创新团队等。学院现有4个系、1个实验中心(含4个专业实验室和1个基础实验室)、1个教学实验苗圃,以及分布在全省各地的多个实习基地。另有4个校级研究中心和一个省级研究中心(挂靠本学院)。
学院师资结构合理,学历层次高。在职教职工75人,有教授16人,副教授26人,讲师21人,教师中博士学位达72%。有“国家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省管核心专家1人,省管专家2人,省高层次人才“十层次”1人、“百层次”3人,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5人,国家林业局教学名师1人,国家先进工作者1人,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享受国务院及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820人,博士、硕士研究生315人。近5年本科生平均就业率在95%以上。
学院教师主持多项国家级各类课题,科研成果突出,获奖层次高。近年承担国家973、国家863、国家科技攻关(支撑、重点研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课题近30项,省、部级课题160余项,研究经费6500余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贵州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中国林学会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等。审定省级马尾松良种3个,制定国家行业技术标准6项,省地方技术标准5项。获国家各类专利30多项,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13部,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460多篇。
学院围绕国家林业发展和西南喀斯特山地生态环境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基于学院现有专业和学科特点,推进学科优化组合,突出特色和优势,以及科学研究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打造5个学科群,即:以良种选育、森林资源培育及管理为主体,构建森林资源培育学科群;以喀斯特生态系统及亚热带生态系统为主体,构建生态学科群,以南方喀斯特土壤侵蚀环境、侵蚀机理及退化生态系统综合治理构建水土保持学科群,以森林资源保护、利用及其多样性形成与维持机制,构建贵州高原生物多样性与自然保护区学科群,以园林植物资源及喀斯特山地景观构建园林学科群;开展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及科学研究,形成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独具地方特色,并在全国拥有一定地位和影响,将林学院打造成“立足国内,面向世界”办学和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