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学院
COLLEGE

财政金融学院

  财政金融学院的前身—财政信用借贷系,始建于1950年,是中国人民大学最早设立的八大院系之一,也是新中国第一个培养财政金融领域高级人才的基地,为新中国财政金融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开拓性贡献。1997年,财政金融系与投资系合并,组建成立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现任院长为庄毓敏教授,党委书记为孙华玲副教授。

  早在20世纪50年代,财政金融学院教师编写了新中国第一部金融学教材《货币信用学》和第一部财政学教材《财政学讲义》,以及第一部系统介绍西方货币银行体系的教材《资本主义国家的货币流通与信用》,第一部系统介绍西方财政的参考书《资本主义国家的财政论文选集》,奠定了新中国财政金融高等教育的基础。改革开放以后活跃在中国财政金融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多是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这一时期的毕业生。

  1978年中国人民大学复校以后,财政金融学院获得了空前发展,编写了被誉为中国财政金融理论建设里程碑的著作《社会主义财政金融问题》和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的核心课程教材《货币银行学》、《财政学》,奠定了其在财政金融高等教育领域领头雁的地位。黄达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的首批国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的标志性成果《全球经济调整中的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调控体系研究》,成功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第二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

  进入21世纪以来,财政金融学院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学科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鲜明的学科优势和特色基本形成。金融学、财政学于1988年、2001年、2006年、2013年教育部组织的国家重点学科评审中蝉联国家级重点学科。2013年教育部公布国家第三轮一级学科评估结果,中国人民大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等9个一级学科排名全国第一,其中以学院金融学、财政学为骨干学科的应用经济学已连续3次排名全国之首。1999年,以财政金融学院为依托的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组建以来,在五年一度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评审工作中,分别于2004年、2009年和2016年连续3次被评为优秀,均位居经济学术类基地首位。

  经过60余年的积淀与发展,财政金融学院已经发展成为国内财政金融领域的教学科研重镇,传统学科领先地位得以巩固,新型交叉学科发展取得重大突破,成为学科健全、体系完整的中国财政金融高等人才的培养基地。学院秉承陕公“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精神,科学研究持续面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为党和政府决策服务,为人才培养与教学工作服务,探索出一条兼具国际视野、中国风格、人大学派的应用经济学特色发展之路。

  学院现拥有财政、金融两大二级学科,财政系、货币金融系、应用金融系、保险系4个教学单位,拥有财政学、税收学、金融学、保险学、金融工程、信用管理6个本科专业,现有学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2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2个,形成了种类完善、层次分明的学位教育体系。2011年和2013年,学院分别成为全国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和教育部高等学校金融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处所在单位。

  近年来,学院各类学术品牌论坛影响力大幅提升,海外合作交流不断拓展,智库建设成绩显著。“黄达—蒙代尔经济学奖”、“黄达—蒙代尔讲座”、中国资本市场论坛、财金大讲堂、财税论坛、货币金融圆桌会议等各类学术活动精彩纷呈,《人民币国际化报告》、《中国资本市场研究报告》等系列年度报告的学术和决策影响力迅速提高;学院通过共同培养、培训访学、定期互访等形式,先后与哥伦比亚大学大学、康奈尔大学、芝加哥大学、卢森堡大学、剑桥大学等海外知名大学多元化合作交流;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自2013年成立以来,连续3年入选“全球顶级智库150强”,成为国内高校智库建设的成功典范。

  截至2017年9月,财政金融学院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133人,其中本科生1160人(含留学生23人)、硕士生710人(含留学生8人)、博士生263人(含留学生8人);此外,还有金融EMBA和在职硕士研究生班等非全日制学生1175人。学院始终以培养能够“在东西方两个文化平台上自由往返的人才”为目标,实施多项教学改革,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毕业生中已涌现出一大批财政金融领域的领袖人才。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中国人民大学建设“双一流”的总体规划指导下,全体财金人以创建和发展“国际视野、中国风格、人大学派”的财政金融特色学科为己任,以打造“世界一流、人民满意”的财政金融学府为使命,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一起再出发!

查看更多

财政金融学院 · 招生简章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共 1 篇简章
专业方向
专业
学制
学费
证书
授课方式
地点
详情
2年
53.00万
学位证学历证
周末班

周末班

集中班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