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ARTICLE DETAILS

从学科交叉到交叉学科如何进档升级——中国人民大学学科交叉融合与新文科建设协同创新的经验

  近年来,我国各高校在众多研究领域探索学科交叉,并纷纷设立交叉学科研究机构。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截至2021年6月30日,有185所高校完成交叉学科备案,共备案学科616个。教育部近日公布的2021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显示,新增的许多专业都具有交叉学科的特点。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也提出,今年将在高校“试点建设一批学科交叉中心”。

  高校交叉学科研究与交叉学科建设兴起的背后,除了学科演进自身的原因,还有一系列国家相关政策的强力支撑。2020年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设置“交叉学科”门类,“交叉学科”成为我国第14个学科门类。2021年1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交叉学科设置与管理办法(试行)》,首次对交叉学科的内涵进行了界定,明确了交叉学科的设置条件、培养要求和调整退出机制等。

  当前,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启动的背景下,推动交叉、培育交叉的思想正贯穿高等教育的各层面。从3月开始,高教周刊开设“聚焦高校交叉学科建设”栏目,重点关注高校在交叉学科建设上的理论思考与实践创新,为各高校搭建交流与借鉴的平台。

  推进学科深度交叉融合不仅是培养符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高层次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以学科建设推动解决国家重大发展命题的关键举措。

  随着“双一流”建设的深入推进与配套支持政策体系的逐步构建,我国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等学科建设主体对学科交叉融合和交叉学科建设进行了广泛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理论研究成果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当前,关于如何推动学科交叉的自由生长与国家重大需求深度耦合,处理好学科交叉融合与交叉学科建设之间的关系,准确把握好从学科交叉到交叉学科的“进档”,理性地推动学科建设和管理体系改革,从国际到国内都没有现成的模板可循,亟待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等学科建设主体深入研究。中国人民大学统筹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在前期实践经验与优势学科基础上组建交叉科学研究院,深入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与交叉学科孵化建设,培养新时代人文理工交叉融合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人文理工交叉 融合的“人大模式”

  2017年以来,随着“双一流”建设的深入推进与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等概念的明确提出,学科交叉融合与交叉学科建设配套支持政策体系开始逐步构建。

  作为中国高等教育创新发展与新时代人文社会科学变革的最新成果和关键课题,新文科建设与学科交叉融合、交叉学科建设紧密相关,相辅相成。中国人民大学在进行“十四五”规划编制及第二轮“双一流”建设方案论证过程中,深刻把握高等教育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时代性、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深入总结“双一流”跨学科重大创新规划平台建设经验,逐步探索出一条具有“人大特色”的新文科建设之路。

  我们认为,“新文科”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面向新时代、新技术、全球化大背景,突破传统文科思维框架,以技术融合、学科交叉、理论创新为主要途径,通过专业课程、教材和平台建设,推动传统文科迭代升级,从专业分割转向交叉融合,集学科建设哲学、人才培养模式、学术发展规律为一体的综合性概念。

  学科交叉融合是推进新文科建设的重要途径,更是培养复合型高质量人才的必然选择。而新文科建设也为学科交叉融合与交叉学科建设提供了具体命题和重要实践机遇。

  然而,不论是学科交叉融合还是新文科建设,都是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对高等教育的资源统筹性、学科协调性、人才培养精密性都提出了更为深刻的要求。我们立足学科交叉融合与新文科建设协同创新、深度耦合的引领性实验及经验,充分发挥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基础优势,统筹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以中国人民大学交叉科学研究院为牵引,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背景下,走出一条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导的人文理工交叉融合发展之路,以期为我国学科创新发展与教育强国建设贡献“人大智慧”。

  学科交叉融合助力新文科建设

  近年来,中国人民大学立足“独树一帜”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优势,深入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努力在新文科建设中作出示范性贡献。

  一是在学校层面打造“双一流”跨学科重大创新规划平台体系。学校以“大平台、大团队、大交叉、大协作、大项目”为建设思路,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围绕国家安全、金融科技、数字经济、区块链、人工智能、应急管理、公共健康与卫生疾控、未来法治、乡村振兴、智能社会治理等关键领域,搭建了有层次、有梯度的“双一流”跨学科重大创新规划平台体系,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全过程、全链条的规范化管理体系。通过建设任务书立项审核引导平台主动谋划,加强协同教学、协同研究、协同创新,建立并完善一对一联络、定期沙龙、联合人才培养和品牌建设等新机制。新增博士招生名额对平台定点投放,探索问题导向的复合型人才培养。

  二是在学科层面建设“大团队”、开展“大交叉”、聚力“大成果”。学校的优势学科在学科交叉领域主动引领,形成了民法典、宏观经济、科技金融、区块链、乡村振兴等多个跨学科大型人才团队,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持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在学校跨学科重大创新规划平台下,设立“马克思主义+”学科交叉平台,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其他各学科在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产学研合作与成果转化等方面的融合创新、协同发展,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相关学科统筹发展、一体建设。通过学科交叉融合不断深入,传统优势学科内生活力与整体动能进一步释放,新的学科增长点与生长方向进一步拓展,高质量、原创性成果层出不穷。

  三是探索教学与科研互融互促的新型文理交叉。学校成立高瓴人工智能学院、区块链研究院,探索建立新型交叉研究中心,打造“数字+社会科学”学科交叉生态体系;成立数字政府与国家治理实验室、数字清史实验室、数据法学实验室、实验经济学与行为经济学大数据实验室、国际传播大数据智能实验室等一批新文科主题实验室,促进技术赋能学科交叉融合;成立国家治理与舆论生态研究院,构建新时代舆论生态研究、评价与决策支持的引领性平台;搭建多层次数据智能平台,促进优势人文社会学科与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深度融合,支撑传统学科转型和新文科建设。

  四是构筑学科交叉政产学研共建共享新形态。创设“政府——学界——业界”深入融合的政产学研新机构、新机制。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合作,成立中国人民大学国家中小企业研究院;与国家统计局密切协作,建好“国家统计局——中国人民大学数据开发中心”;对接国家重大战略,成立中国人民大学共同富裕研究院、双碳研究院、国有经济研究院;集成攻关智能化社会治理,助力北京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深度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拓展校企合作与社会服务,拓展产业合作资源,形成了政产学研优势互补、深度融合、协同发力的良好局面。

  以交叉科学研究院为核心引领学科融合发展

  作为全面推进改革创新的“学科特区”和“人才培养特区”,中国人民大学交叉科学研究院旨在更加精准聚焦党和国家现实急需、发展急需、未来急需,以国家“急难愁盼”和重大战略问题为牵引,坚持“一定是学校层面、一定跨一级学科、一定聚焦文理交叉”的建设思路,发力学科深度交叉融合,激发学科建设内生活力与整体动能,开辟新的学科增长点与生长方向,不断强化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理论创新、思想引领”价值功能。未来,交叉科学研究院将努力探索一条具有人大品质、人大特色、人大使命并引领时代价值的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之路,从而为促进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文化自立自新自强自觉奉献人大力量。

  打造机制创新试验田。第一,立足客观发展规律,探索建立有利于学科交叉融合的交叉型师资队伍。交叉科学研究院探索实行跨学院、跨学科团队PI负责制,推行校内首席专家双聘制试点,并在首席专家与新引进专家学者中探索施行长聘制管理机制。第二,坚持互惠共享理念,探索建立跨学院合作成果认定与奖励制度。交叉科学研究院实行以合作解决重大问题为重点的整体性评价,按照创新性、贡献度、影响力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建立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容错机制,鼓励跨学科交叉研究大胆探索、挑战未知。第三,把握时代发展机遇,探索形成面向未来的学术治理与评价体系。推动成立交叉学科领导委员会,探索成立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交叉学科分委员会、校学术委员会交叉学部以及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管理委员会等,进一步完善符合交叉学科发展需要的学位授予机制、科研评价制度、教师评聘制度和人才培养方案,着力实现学科深度交叉与实质性融合。

  形成人才培养新高地。交叉科学研究院明确“家国情怀、人文素养”的培养目标,教育引导学生争做“复兴表率、强国先锋”,把个人的学术理想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紧紧结合在一起,深入思考如何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全面促进新技术背景下的多学科交叉和跨学科人才培养,进一步打破学科、学制、地域壁垒,打造以数据算法、区块链、人工智能为底层架构的“数字社会科学”集群,按“数字+经济”“数字+治理”“数字+人文”三大板块开展交叉型博士研究生培养试点工作,单独配置博士生招生名额,组成班级集中在交叉科学研究院开展学习、科研、实践。

  建设师资团队示范区。交叉科学研究院探索设立重大议题揭榜挂帅攻关平台,以之作为高层次人才引育与创新团队建设破题之举。紧紧围绕金融科技、数字经济(区块链)、国家治理、乡村振兴、中国经济学等重点领域,遵循“问题导向、项目牵引、平台支撑、团队协同”建设思路,面向国内外招募战略科学家和首席专家,打造若干个研究水平高、发展潜力大、战略聚焦性强的优秀跨学科团队,为学科交叉融合与新文科建设积蓄深厚的学术团队和研究生导师基础。

报名申请
请提供以下信息,招生老师会尽快与您联系。符合报考条件者为您提供正式的报名表,我们承诺对您的个人信息严格保密。
姓名*
提 交
恭喜你,报名成功

您填的信息已提交,老师会在24小时之内与您联系

如果还有其他疑问请拨打以下电话

40004-98986
0/300
精彩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