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ARTICLE DETAILS

中国人民大学财金观点 | 全国人大代表庄毓敏:激发、建设、践行财金人的中国力量

  2022年的两会适逢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冬残奥会精彩接力,上承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下接党的二十大召开在即。在这场特别的两会里,财政金融学院院长庄毓敏作为全国人大财经委委员、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聚焦民生热点,建言财金议题,展现学者风范,履行代表使命。两会结束后,庄毓敏院长接受了《财金学子》的采访,回顾了自己履职十年里中国的变化,详细阐释了今年两会中的两大财政金融议题,并对学院、学子的发展表达了殷切的期望和坚定的信心。

  全民参与共议国是,委员代表为民发声

  财金学子:从2013年到2022年,今年是您任职全国人大代表的第十年,人大财经委委员的第五个年头。您对人大代表这个身份最大的感触是什么呢?

  庄毓敏:担任人大代表的这十年里,特别是参与全国人大财经委工作的这五年来,令我感触最深的还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们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言,每一位人大代表身后都代表着70万人民,责任非常重大;从人大代表履职过程来看,国家的重要法案与决定,都是由全国人大代表最后投票、代表民意决策出来的。从根本上讲,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影响重大

  另一方面,十年来全过程人民民主也不断发展完善:政府的信息披露制度越来越健全,中央部委的预算全面公开接受人民监督……我们并不是建立了民主制度就停滞不前,而是不断反思、探索、完善,让人民民主的本质体现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全过程各环节,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一大优势,也是对全球民主制度建设的重大贡献,为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经验。

  十年砥砺更上层楼,五大理念续力前行

  财金学子:这十年来中国所发生的变化里,您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呢?

  庄毓敏:十年来,我亲眼见证了中国经济社会再上台阶的巨大发展。从总量上看,我国经济总量在2021年超过114万亿人民币,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对我国整体的经济实力提升、民生改善、社会安定都起到了基石性的作用。从结构上看,可以用总书记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来总结我担任人大代表的十年间中国的变化。

  第一个关键词是“创新”。2021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了《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国名列第12位,成为唯一进入前30名的中等收入经济体,甚至超过了日本、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经济体。为实现用创新引领经济发展,让创新成为发展动力的目标,我们实施了若干重大战略性安排,加强基础研究投入。在各项财政奖补政策的支持下,中国涌现出大量“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央企在研发方面的投入也逐渐加大,形成了全面参与科技创新的局面。未来,我们创新的动力会越来越强,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

  第二个关键词是“协调”。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国家经济行稳致远的重要保障,也是评价国家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为打造全方位、区域协调发展大格局,我国实施了众多区域发展战略,如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每个区域都有其特色,我们要最大化利用其竞争优势,以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和全国“一盘棋”的目标。

  第三个关键词是“绿色”。“绿色”是近几年中国发展中一个质的变化。无论是《长江保护法》,还是关于黄河、黑土地保护的讨论,都是为了保护绿水青山,建设生态文明。在绿色发展过程中,也需要配套的财政金融政策支持,通过财政资金、金融资源的投入和引导实现目标,如近年来“双碳”、“绿色金融”等概念的提出。现在,我国已迅速成长为全球第一大绿色信贷市场、第二大绿色债券市场,在绿色发展上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山更绿了,水更清了,土壤更清洁了——大家都能感受到这种变化。

  第四个关键词是“开放”。十九大起,国家就提出要加大开放力度,加快融入全球。从贸易开放到资本开放,下一步,我们可能会在制度性开放上做更多文章。有两个数据可以反映我国的开放程度:2021年,我国进出口规模首次突破6万亿美元,全年实际使用外资首次突破万亿元。此外,《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上海金融中心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一带一路”朋友圈的扩大等具体措施,都是促进国家进一步开放,特别是金融开放的有力推手。

  第五个关键词是“共享”。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纲要中,“共同富裕”备受全国人民和国际社会关注。为达成这一目标,一要“做大蛋糕”,二要“切好蛋糕”。总量规模是共同富裕的基础,下一步我们还需继续推动经济发展,这也是今年提出5.5%的GDP增长目标的一大原因。在“做大蛋糕”的基础上,就有“切好蛋糕”的问题,财政税收制度优化改革是其中的重要一环:税收怎么使收入分配更合理,普惠金融如何支撑中小企业稳健发展……财政金融领域的这两大政策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

  完善资本市场监管,顺应数字经济大潮

  财金学子:在今年的两会中,您主要关注的话题是什么呢?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您的观点吗?相比往年,202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于数字经济话题也有了更多讨论。您认为在数实融合背景下,有哪些值得我们关注的财政金融领域问题呢?

  庄毓敏: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讨论了非常多的问题,我们学院的研究团队也立足财政、金融的专业优势提出了两大建议。

  第一个是关于完善我国资本市场监管的政策建议。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中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股票发行注册制的改革问题、上市公司的质量问题、资本市场定价的效率问题、长期资金的入市问题等。我们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希望在未来能够对提高资本市场的运行效率做出贡献。

  中国的金融体系以间接融资为主,间接融资有其优势,但如果占比过大,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金融市场就会一个轮子气很足,另一个轮子胎压不足,很难平稳前行,导致实体经济发展受阻。目前,我们需要扶持大量高科技企业引领国家创新,而高科技企业尤其依赖资本市场,如果资本市场发展跟不上,金融服务跟不上,未来就很难一帆风顺。

  第二个建议与适应数字经济发展有关。数字经济是未来全球经济发展的共同趋势,在这一背景下,一方面要从数据和实体经济的关联出发,进行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另一方面,当数据作为新的要素加入生产过程中,财政金融领域的新研究也应运而生。

  从税收角度看,一个新加入的核心变量会对现有经济运行模式形成冲击和挑战,财政税收政策也就需要做出相应调整。例如未来的税收征管,势必要依靠大数据等科技手段实施;同时,政府也在向数字政府转型,更需我们从政策、技术、监管等全方位研究它所带来的变化,考虑财政政策的改革。

  从金融角度看,随着金融科技的应用落地,传统金融机构转型、创新、风险暴露模式也会相应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未来政治决策。现在商业银行都在提数字化转型,技术变化带来了银行运营方式的彻底改变,也抛出了一系列问题,如数字货币等。再比如引入科技创新后的监管领域,也开始强调利用数据和技术建设国家金融基础设施。

  数字经济改变了经济社会运行模式,反过来也对理论提出挑战,推动着理论的发展更新,值得我们关注。但我们必须先理解这种变化,才能够提出问题、做出研究、给出解答。技术在中国的应用是最快、最广泛的,因此,未来我们也许能够率先实现世界在这些新兴领域中政策研究的突破。

  提炼中国财金理论,推动复合人才培养

  财金学子:今年的两会上,教育依然是备受关注的民生议题,而其中,又以新一轮“双一流”建设热度最高。从“统筹推进”迈入“深入推进”新阶段,您对此有什么建议吗?我们的财政金融学科建设又将如何抓住机遇,取得更大的突破呢?

  庄毓敏:2022年,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开始推进,财政金融学院也刚刚牵头制定了全校应用经济学科新一轮“双一流”建设的规划。从“统筹推进”到“深入推进”,意味着要再上一个台阶。站在一个高起点上要再上一个台阶,这对学院来说既是一个重要机遇,也是一个重大挑战。

  财政金融学院是新中国第一个培养财政金融领域人才的基地,奠定了新中国财政金融高等教育基础。在上一轮的双一流建设中,我们取得了优秀的成绩,为这次进一步的推进打下了基础。下一轮双一流建设,我们要对准世界一流,甚至是世界一流的前沿,通过“双轮驱动”战略,一方面继续推动传统优势学科的发展,一方面加速推进跨学科研究和人才培养的进展。

  在传统优势学科领域,我们要做也正在做的是提炼好中国理论。早在上世纪50年代,以“财金四老”(黄达、陈共、王传纶、周升业四位学科奠基人,编者注)为首的一代人就已经对中国财政学、金融学的基础理论建设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后又经过几代人不断延续、发展和完善,形成了成熟的学科理论体系,现在就到了要把其提炼成人民大学财政学科理论体系、人民大学“大金融”理论体系,进而形成我们的话语权、形成人大学派的时候了。如果能够完成,这就是世界一流的前沿。

  在新兴学科和跨学科人才培养方面,我们在十多年前就开始了探索。学院的金融数学实验班、财政数学实验班就是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尝试。2019年,学院又新增了金融科技实验班,探索文科与工科交叉的人才培养新模式。目前,国家和社会面临的很多问题,都需要在学科交叉中进行研究,这是一个新兴领域,有很多的空白等待探索,我们希望通过新一轮的双一流建设,创造更大的突破。

  在大局中体味精神,在专业中潜心思考

  财金学子:您认为青年学子关注两会的意义是什么呢?关于青年学子如何增强政治意识、树立大局观念,您有什么建议吗?

  庄毓敏:两会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为每年国内经济社会的发展定下大方向,并给出具体举措,每个人都可以从中找到关注的答案,了解到政府“做什么”和“怎么做”的信息。无论是政府工作报告、“两高”报告,还是预算报告、计划报告等,都始终围绕国家发展主线——所有的政治活动都是为了形成合力解决同一个大问题,也只有这份合力,才能够不断推动国家向前发展。这是我们有别于西方民主政治一大的特色,也正得益于这份合力,中国才能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西方几百年的历史。奇迹是怎么造就的,其实就是多方合力共同促成的。

  每年两会,各个部门都围绕国家发展大局发表看法,进行讨论,做工作、破难题,促进中国经济社会不断向前迈进。青年学子在关注两会的时候,首先要把握好一定时期内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目标,也就是要树立大局观。

  其次,我建议同学们深入思考、理解两会精神。例如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中所提及的“五个必由之路”,实际上就是中国共产党100年来探索出来的宝贵经验,值得我们细致认真地思索理解。

  最后,结合专业素养,大家还可以关注两会中财政金融领域的民生议题。政府工作报告统揽全局,也相对容易读懂;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则相对更专业,而这恰恰是我们的优势,所以同学们更要尝试去看、去解读。在解读中可以了解计划报告、预算报告是如何服务国家大局、服务国家发展目标的,也能够从中了解到国家面临的问题并付诸研究。

  关注学习两会,不仅能让大家了解具体政策走向,也能帮助大家树立宏观意识,学会先立足全局认识问题,再把握细节并发挥专业特长思考问题,这样也能够更好地支撑大家的专业学习,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报名申请
请提供以下信息,招生老师会尽快与您联系。符合报考条件者为您提供正式的报名表,我们承诺对您的个人信息严格保密。
姓名*
提 交
恭喜你,报名成功

您填的信息已提交,老师会在24小时之内与您联系

如果还有其他疑问请拨打以下电话

40004-98986
0/300
精彩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