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学院
COLLEGE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具有近60年的办学历史,是国内最早设立汽车拖拉机专业和内燃机专业的高校之一,现有四个本科专业:车辆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动力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交通工程、交通运输。车辆工程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国家一流专业、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计划”专业、江苏省品牌专业(A类);能源与动力工程(动力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现为江苏省品牌专业(A类)。车辆工程学科是全国高校第四个获得该领域博士学位授予点的学科,新能源汽车学科是江苏省第二期优势学科,所属是机械工程学科是江苏省第三期优势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是江苏省重点一级博士点学科和江苏省第一期、第二期和第三期优势学科;交通运输工程学科是江苏省重点一级博士点学科。学院是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单位、中国机械工程教育协会车辆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副主任委员单位、中国电子商会智能电动汽车专委会副理事长单位、中国汽车标准化委员会电动汽车分会委员单位、江苏省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单位、江苏省内燃机学会秘书处挂靠单位、未来交通实验室常务理事单位。

  现有教职工130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7人,教授27人,副教授48人,具有博士学位85人,有海外经历者占35%。特聘国家级高级人才4名,江苏省“外专百人计划”特聘专家1名,江苏特聘教授1名,“江苏产业教授”10人,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8人,江苏省“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1个、中青年学术带头人1名、骨干教师4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创新人才团队1个、培养对象40人,江苏省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1人,江苏省第12届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资助对象2人,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杰青”获得者1人、“优青”获得者2人,江苏省“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培养对象1人。学院在读本科学生1726名,在读博士后40名,博士研究生48名,硕士研究生600名。(截止2019年12月)

  现设有车辆工程系、动力机械工程系、交通工程系、交通运输系、中心实验室、汽车节能与环保研究所、轮胎研究所、发动机研究所、振动噪声研究所、专用车与传动研究所、轻量化与安全研究所、综合交通物流研究所、智能交通技术研究所、交通安全科学研究所等机构。2010年成立了江苏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是专门从事汽车工程基础理论和核心新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的专职科研机构。2002年成立了江苏大学车辆产品实验室,是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和中国汽车认证中心委托检测实验室。

  拥有混合动力车辆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车辆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车辆工程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与南京汽车集团共建)、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与中国重汽、奇瑞汽车、一拖集团、一汽锡柴共建)、江苏省汽车工程重点实验室、江苏省道路载运工具新技术应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电动车辆驱动与智能控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新能源汽车运行智能化技术工程实验室、江苏省动力机械清洁能源与应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中小功率内燃机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生物柴油动力机械应用工程中心、江苏省内燃机学会、江苏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车辆工程学科综合训练中心”等教学科研机构。教学科研条件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实验室总面积10000多平方米,拥有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1200多台套,设备总值6000多万元。

  目前主要在车辆系统动力学理论与控制方法、车辆关键零部件设计与开发、车辆振动噪声分析测试与控制、空气悬架、惯容器馈能悬架、半主动悬架、电控液压转向、电动助力转向、制动能量再生、汽车安全、汽车电子、车辆轻量化与可靠性设计、新能源汽车系统集成技术、电机驱动与控制技术、动力电池正负极材料研究与开发、电池管理系统开发、智能车辆技术、动力机械工作过程及排放控制、动力机械代用燃料、内燃机电控技术、动力机械测试技术、工程机械液力及液压传动、拖拉机底盘设计、交通工程新技术开发、道路交通系统规划设计、运输与物流系统规划设计、智能交通等领域开展研究,形成了鲜明的科研特色。

  2014年以来,学院科研经费总额超过3亿元,纵横向经费约各占50%,获批纵向项目20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专项(任务)子课题2项、任务1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项(面上27项,青年32项,联合基金2项),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产业前瞻与共性关键技术)7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19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杰青”1项、“优青”2项,江苏省成果转化项目8项,江苏省高校自科重大项目11项、面上项目12项,中国博士后基金21项。承担省级教学研究重点项目1项,出版教材19部,获得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二等奖4项。发表科研学术论文1000余篇,其中,SCI收录407篇,EI收录408篇。授权发明专利236项,1项PCT专利获得美国授权。共获得部省级科技成果一等、二等、三等奖17项。获得省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篇、省级优秀硕士论文4篇、省级优秀本科毕业设计(论文)8篇、省级优秀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团队3个。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金奖1项,“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2018年度,学院科研总经费6959万元,其中,纵向经费2526万元、横向课题到账金额1548万元。全年发表科技论文200余篇;检索论文142篇,其中,SCI收录63篇(其中1区2区25篇),EI收录63篇,申请国家专利281余项,授权发明专利108项、申请PCT专利5项。获江苏省科学技术三等奖2项,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2项,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一等奖1项,商业联合会科技二等奖2项。

  学院与上汽集团、北汽集团、南京汽车集团、中国重汽集团、徐工集团、奇瑞汽车、东风汽车集团、东风悦达起亚汽车公司、中国一拖集团、一汽锡柴、风神轮胎、常柴集团、新大洋集团等大型企业建立了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

  学院与美国、德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奥地利等国家的知名大学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关系,并开展国际学生交换、交流学习、研修及联合培养等合作项目。2014年以来,邀请国外专家来校讲学100多人次,有200多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到国外高校进行交流学习,70多名本科生和研究生赴国外名校深造或联合培养,招收2名德国交流本科生,13名本科生顺利到美国韦恩州立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来华留学生招生规模逐年扩大,学院教学科研的国际化水平稳步提高。与美国特拉华大学、韦恩州立大学和德国爱斯林根大学进行了合作办学方面的有益探索,并达成共识。与美国韦恩州立大学签订“3+2”本科硕士联合培养协议、博士生交流协议及共建“中美新能源汽车与智能交通系统”国际联合实验室;与德国安贝格·魏登应用科学大学签订学生交流和联合培养研究生协议,每年暑期组织10-15名本科生与研究生赴德国斯图加特进行交流学习;与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按照“1+2+1”的模式联合培养车辆工程专业本科生,学分互认、学位联授,2017年该联合培养项目正式启动并招生33人,2018年项目的首批交流学生将赴美国学习两年。江苏大学兼职教授、德国内燃机专家ELSBET获中国政府“友谊奖”,罗福强教授被德国安贝格·魏登应用科学大学授予“国际合作交流大使”。


查看更多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 招生简章

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共 3 篇简章
专业方向
专业
学制
学费
证书
上课
地点
详情
3年
3.00万
学位证学历证
周末班

周末班

集中班

江苏
3年
3.00万
学位证学历证
周末班

周末班

集中班

江苏
3年
3.00万
学位证学历证
周末班

周末班

集中班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