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试性质
《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学科教学(地理)专业硕士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本专业学位所必需的基本素质、一般能力和培养潜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高等院校在专业上择优选拔,确保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二、考查目标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掌握主要自然、人文地理要素的特征、形成机制、空间分异规律和发展变化规律,掌握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彼此之间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具有较强的逻辑分析、推理论证以及批判创新能力。具有较强的文字材料理解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包含内容
问答题 4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综合分析题 3小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
四、查内容
(一)自然地理
综合能力考试中的自然地理学部分主要考查考生对地球表层各自然地理要素的形成过程、分布特征、演变规律以及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域分异规律等基本知识、概念、原理和方法的理解与应用。
试题涉及的自然地理学知识范围有:
1. 地球部分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的运动;地理坐标;地球的圈层构造;地球表面的基本形态和特征
2. 地壳部分
地壳的组成物质;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大地构造学说;火山与地震;地壳的演变
3. 大气圈部分
大气的组成和热能;大气水分和降水;大气运动和天气系统;气候的形成;气候的变化
4. 水圈部分
地球水循环与水量平衡;海洋起源与海水的物理化学性质;海水的运动;海平面变化;海洋资源与海洋环境保护;河流;湖泊与沼泽;地下水;冰川
5. 地貌部分
地貌成因与地貌类型;风化作用与块体运动;河流地貌;喀斯特地貌;冰川与冰缘地貌;风沙地貌与黄土地貌;海岸与海底地貌;火山地貌
6. 土壤圈部分
土壤圈的物质组成及特性;土壤形成与地理环境间的关系;土壤分类及空间分布规律;土壤类型特征;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体系之间的参比;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7. 生态系统部分
地球的生物界;生物与环境;生物种群与生物群落;生态系统;陆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8. 自然地理综合研究部分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自然区划;土地类型;人地关系
(二)人文地理
综合能力考试中的人文地理学部分主要考查考生对人文现象、人类社会活动地域结构、人地关系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试题涉及的人文地理学知识范围有:
1. 人文地理学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部分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及主要特征;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人地关系论
2. 人口地理部分
人口空间分布的特征与规律,影响人口空间分布的因素;人口迁移的特点及社会经济意义,人口迁移的主要机制;人口增长及地区差异,人口增长转变模式,人口增长的机制; 适度人口
3. 农业的起源和发展部分
农业区位因素分析;农业的发展与类型
4. 工业的发展部分
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及其变化;工业地域类型
5. 城市地理学部分
城市的起源与发展;城市化及其动力机制;城市空间地域结构;城市体系
6. 人文地理学与可持续发展部分
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表现;环境问题的地区差异及形成原因;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基本原则;气候变化;老龄化;世界政治多极化与经济一体化;全球化与本土化;区域可持续发展
您填的信息已提交,老师会在24小时之内与您联系
如果还有其他疑问请拨打以下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