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梅以宁,女,汉族,1998年1月生,中共党员。南昌航空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环境工程专业170222班学生,担任班级信息管理员一职。
风采事迹
在校期间曾获得“优秀三好学生”、学生会“每月之星”等荣誉;连续三年获得校奖学金、学子奖学金等。
在校时注重培养个人综合素质。基础课成绩优异,参与第五届江西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并获得银奖,参与第十六届“挑战杯”国赛并获得三等奖,参与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并获得二等奖。在学院元旦晚会中表现出色,“手语风采大赛”表演获省二等奖。2021年硕士研究生考试初试专业内总分排名第2位。
成长故事
勇于挑战 不惧失败 坚韧前行
(梅以宁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大学应该如何度过?这是一个只能依靠自己不断摸索才能解答的问题。她用了三年的时间,不断在挑战与选择中寻找最佳答案。
这是一个认真、积极的女孩。
大一学年的她没有在进入大学后放飞自我,学科成绩突出。当身边伙伴对学习懈怠时,她依然能够坚守对学业认真严谨的态度,从不敷衍任何学科。即使选修课课后布置的小文章撰写,她也坚持自行编辑、交出精彩的手稿。但学习带来的成就感似乎没有传递给她想要的快乐。大一“小萌新”往往会选择学院或校级的团委学生会部门对自己加以锻炼,她也不例外。权益保障部是她一见钟情的部门,部门“为师生服务”的外在尤其打动她。在部门里她拥有了不少第一次:第一次当策划、第一次摆摊、第一次上妆表演、第一次经历联谊……这些经历都成为她的一笔财富,让她与同龄人间的外交能力得到提高。而在她被建议留任之际,因为个性缺乏威严,不适合领导、管理,在部门的生活也就此告一段落。
这是一个进取、大方的女孩。
受老师引荐加入“挑战杯”参赛团队,她首次接触一个未知的领域。万事入门难,她的脑海里充满疑惑,甚至被负责人误解为不信任团队项目。但也正是这些疑问,结合指导老师的耐心讲解,培养出她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她在以后现场路演、独自答辩时做到不怯场,诚恳回答专家、老师提出的问题。接手做展板、做视频等任务,她也曾经感到喘不过气;可熬过那段艰难的时间,技能加身,也让她变得更加自信。走出去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外面的高度,有助于正确定位、摆正自己的姿态。在比赛现场往往有很多创业成功人士代表院校进行展示,那时候她真正感受到自己的潜能所在,同时也倍感自己与更高平台的差距。
这是一个执着、勇敢的女孩。
参赛的经验给她以底气,让她想要在大学期间做些更加有意义的事。学校“三小”(小发明、小制作、小创造)牢牢抓住了她的心,这是学校提供的一个宝贵机会。于大二下学期她便在心里谋划一个研究课题,但她并没有急于申报,而是在有初步谋划、选好队友、摸到第一块石头后,再尝试简单填写申报书,然而新手总是要面对事与愿违的现实。首次提出的课题在实施时遭遇意想不到的公关问题,以她的个人身份难以解决,最后她决定缩小实验范围进行立项。胸有成竹的她在立项答辩时不仅获得老师好评,更获得比预设更高的经费。因疫情原因长时间不能返校,眼看结题时间将至,她很焦急、又很无助,终于在大量的文献阅读中找到解决办法,实验在短时间内终于获得实质性进展。在各阶段的答辩中,她始终自信地强调该课题与专业对接,并且保证团队成员都能有足够的收获。每件事向前推进时都会遇见各式各样的阻碍,但她总能让人觉得踏实,只因她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
这是一个坚毅、乐观的女孩。
除去紧张的校园生活,课余的兼职是她最大的心理负担。惯于独立的她从不向家中索取生活费,长期在外兼职。做电话客服、助教、检票员、家教等等,消耗她相对大量的课余时间。看到身边的同学或聚餐、或外出娱乐,她也经常幻想何时能有属于自己的时间。深冬晚走在学校的东大门,她也想过放弃手上的事情,拥有一个宽松的时间、自由的夜晚,但往往咬咬牙往前再走两步似乎能继续走十步,一走便是3年。在困难的时候,想到自己一直受国家的助学贷款帮助,她不能轻言放弃。这样一双坚韧的羽翼不是个人的能量能够支撑,而是身怀国家的期许才更加坚定奋勇前行。正如其它受国家政策援助的学生,她时常鞭策自己的三个词即是勤奋、努力、坚持。
用行动诠释自强,用信念托起希望,是关于她的青春最合适的样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与艰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与徘徊。行动起来、着手去做,才是探寻方向、掌握当下与未来的踏实途径。
毕业寄语
不管飞向何方,母校永远是自己的起点。在大学驰骋的空间很大,挑战也会很多,给自己一个时期,大学会使自己对自己有准确的定位,同时帮助自己成为想成为的那个人。时光一去不返,不要轻易蹉跎岁月,不要忘记在校园里奋斗和生活的点点滴滴。勇往向前、勿负芳华!
您填的信息已提交,老师会在24小时之内与您联系
如果还有其他疑问请拨打以下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