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学院
COLLEGE

社会事业学院

  河南师范大学社会事业学院前身是2001年成立的社会科学教学部,同年获批社会工作专业,2002年设立社会工作系并开始招生;2005年增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2005年撤销社会科学教学部、社会工作系,成立公共事务学院;2010年增设社会学专业;2012年公共事务学院更名为社会事业学院;2017年增设物流管理专业。学院秉承“博学笃行,心系社会,求证公平,为民有道”的院训。

  学院现有社会学、社会工作、劳动与社会保障、物流管理4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近900人,其中社会学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获评河南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设有社会工作(MSW)、公共管理(MPA)、农业硕士三个专业学位授权点,各类研究生120余人。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年富力强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40余人,其中二级教授1人、教授6人、副教授14人,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21人,专任教师90%以上拥有博士学位。学院是教育部社会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单位、河南省青少年研究会会长单位、河南省伦理学会副会长单位、河南省人口学会副会长单位、河南省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副会长单位、河南省社会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单位、河南省公共管理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单位。

  学院建有国家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民政部政策理论研究基地、 全国社会工作督导实训基地、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基地、中国社科院数据调查河南基地、河南省社会工作与社会治理软科学研究基地、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青少年问题研究中心、新乡市大健康产业科技协同创新创业中心;健康养老分中心、河南师范大学社会福利研究与服务中心等研训机构。

  近年来,学院教师主持国家级科研课题12项,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5项,省部级课题34项,其它厅级课题60余项,累计科研经费500余万元。获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5项,发表学术论文11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6部。1人获得“中国青少年研究事业突出贡献奖”;1人获聘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获得“河南省优秀专家”;1人入选河南省高层次人才(拔尖人才);1人获得河南省“四个一批”人才;2人入选“河南省首届百名优秀青年社科理论人才”;2人入选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1人入选“河南省首届专业社会工作领军人才”;学院获评省首批“河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学院重视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先后聘请了王思斌、风笑天、刘少杰、童星、雷洪、关信平、田毅鹏、钟涨宝、林聚任、陈社英、德尔华(美国)、黑田研二(日本)等知名专家学者来院讲学,并担任学院兼职教授。学院教师先后赴美国、德国、日本及港台等开展学术交流,与波士顿大学及法兰克福工程学院等国外相关院校开展了较为密切的协作研究。

  学院坚持“厚基础、宽口径、重素质、强能力”的人才培养理念,积极为学生的就业创业和职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近五年,先后有310余名本科生考取了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等院校研究生,应届毕业生考研录取率保持在30%左右,一次性就业率达到90%以上。2017年涌现出2个全体考上研究生的“学霸宿舍”,被中国网、搜狐网、新浪网、大河网等多家主流媒体报道。

  专业实训渠道广泛,与多家单位签署实习基地合作协议。与香港艾滋宁养服务协会签署“赴港社工实习计划”,已连续6年选派本科生赴香港开展专业实习。学生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荣获国家级二等奖、三等奖,在河南省“创青春”大学生公益创业大赛中荣获金奖;3人获得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联合授予的“青少年爱心大使”称号,1人获得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学生团队获得河南省高校社会工作案例大赛一等奖。

  积极开展“社会服务行动计划”,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学院依托“国家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青少年问题研究中心、社会福利研究与服务中心,积极与中国社科院、民政、教育、卫生、统战、共青团等部门积极合作,开展学术交流、社会调查、业务培训,积极承担全省社区管理骨干培训、志愿者工作培训等工作,与洛宁县合作探索建立的洛宁县“五位一体”困境儿童保障模式得到民政部充分肯定,被民政部称为“洛宁模式”向全国推广。开展新乡市大健康产业科技协同创新创业研究,促进健康养老事业,助力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

查看更多

社会事业学院 · 招生简章

河南师范大学社会事业学院共 1 篇简章
专业方向
专业
学制
学费
证书
授课方式
地点
详情
3年
3.60万
学位证学历证
周末班

周末班

集中班

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