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ARTICLE DETAILS

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新时期考古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

  编者按:四川大学坚持“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的目标导向,通过“四个层面”培养研究生创新思维,探索“三个路径”拓展研究生学术视野,依托“四种资源”托举提升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构建既有川大特色,又能扩展推行的考古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该项成果主要由历史文化学院(旅游学院、考古文博学院)霍巍教授等牵头完成,荣获2022 年高等教育(研究生)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考古学是挖掘、阐释、展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坚定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有力手段。四川大学是我国最早设立考古学科的高校之一(1960 年),全国首批考古学博士点(1981 年),考古学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新时期考古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于 2013 年开始建设,经过全体师生 10 年共同努力,探索出一套既有川大特色,又能扩展推行的考古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一、“四个层面”激发研究生创新思维

  通过三层次课程、主题读书班、学术考察和专题工作坊等四个层面的体系教研活动,补齐基础短板,激发研究生问题意识和创新思维。一是改革创新三层次课程体系。以学科基础和通识课程的第一层次课程体系解决研究生来源复杂、基础薄弱问题;以各领域优秀师资力量组成考古方法论课程组的第二层次课程体系,多点激活研究生问题意识;以各方向学术带头人领衔专业核心课程的第三层次课程体系,引导研究生进行创新探索。二是三向驱动培养学生学术志趣。通过读书班原典驱动、学术考察现场驱动、专题工作坊学术发表激发学生研究兴趣。设立在开放性导师指导下的读书班,根据涉及主题组织学术考察活动,并继续扩大为定期性专题工作坊甚至学术会议,激发研究生学术志趣。例如举办 13 期汉唐考古读书班,全程参与研究生 100 余人,组织学术考察 10 余次,举办工作坊、学术会议 4 种 18 次,研究生优秀成果全部在会议上发表。

  二、“三个路径”拓展研究生学术视野

  通过多学科交叉和多途径国际合作培养,拓宽研究生学术视野。一是在哲学社会科学内部实现交叉创新的人才培养。充分发扬本校考古学科“透物见人”“透物见史”的传统特色和优势,把考古材料尽可能摆回到原有历史背景中进行考察,以最终探讨和解决历史问题为目标,以问题意识为导向,持续推进考古学紧密结合古文字学、古文献学、历史学、宗教学、美术学、民族学等的教研体系,形成特色鲜明、优势明显、实力雄厚的历史时期考古、宗教考古、美术考古、民族考古教研团队。二是实现文理工医的跨学科新文科创新人才培养。依托考古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双创”建设平台及其下辖的考古技术、数字考古(虚拟仿真)、文物分析、冶金考古、植物考古、文物保护、博物馆学等实验室,与学校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材料学院、分析测试中心等单位合作,开展考古学与自然科学的多学科交叉创新人才培养。三是加强国际化学术视野和学术能力的培养。通过课程及教学团队建设、资助学生走出去、国际联合实验室和基地建设、招收培养留学生等措施,将国际化的视野、理论、方法深入贯彻到课堂教学、田野实践、论文撰写等教学环节中。如聘用外籍教师,开设Research on the stone age archaeology 等 9 门英文课程,通过国家外专局与国外一流平台联合组织的实验室、研究中心、考古基地等,使学生接受到系统的国际化学术训练。同时,鼓励学生广泛参与国际学术交流,融入国际学术环境。至今已有近 20 名研究生在国际名校联合培养,近百名参与国际合作项目,近 30 名研究生在国际重要学术会议上发表报告。

  三、“四种资源”托举提升研究生实践能力

  通过重大项目带动、优势科研团队引领、多学科实验室轮转、实践基地群实训等,全面提升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一是以重点平台、重大项目带动托举,优势科研团队引领托举。以 14 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项目和 57 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及三星堆考古、“考古中国”等重大文化工程为带动,依托四部委(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教育部)命名的“四川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四川省社科重点基地“中国西南考古研究中心”“四川佛教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等一流平台,形成以多位国家级教学名师、长江学者为代表的教研团队和研究生为主体的西藏考古、西南考古、历史时期考古、冶金考古等国际国内高水平科研团队。二是多学科实验室轮岗托举、实践基地群实训托举。依托 10 个实验室,使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相互支撑、融为一体。与四川、云南、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合作,共建广汉三星堆、剑川海门口和澧县鸡叫城等研究生考古实习基地;以成都博物馆、金沙遗址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等国家一级博物馆和四川大学博物馆群为主,实现研究生实践教学全覆盖,形成了更加多元化和系统化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有效提升了研究生实践自主创新能力。10 余项教研活动被《中国研究生》、中央电视台等媒体报道和推广。

报考资格评估
请提供以下信息,招生老师会尽快与您联系。符合报考条件者为您提供正式的报名表,我们承诺对您的个人信息严格保密。
0/300
精彩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