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安交通大学及管理学院概况
西安交通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为我国最早兴办的高等学府之一。其前身是1896年创建于上海的南洋公学,1921年改称交通大学,1956年国务院决定交通大学内迁西安,1959年定名为西安交通大学,并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是“七五”、“八五”首批重点建设项目学校,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和“985”工程建设、国家确定为以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为目标的学校。2017年,在国家公布的“双一流”建设名单中,入选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8个学科入选一流建设学科。
今日的西安交通大学是一所具有理工特色,涵盖理、工、医、经济、管理、文、法、哲、教育和艺术等学科门类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建校127年以来,学校形成了兴学强国、艰苦创业、崇德尚实、严谨治学的优良传统,爱国爱校、追求真理、勤奋踏实、艰苦朴素的优秀品格,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的办学特色。
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始建于1928年的“交通管理学院”,并进一步更名为“管理学院”,1984年12月恢复重建,是我国最早的管理学院之一。现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两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拥有管理学科与工程、工商管理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是国家第一批工商管理硕士(MBA)和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试点学院之一;也是全国首批工程管理硕士(MEM)和会计硕士(MPAcc)招收院校之一。
2011年4月,管理学院正式获得AACSB国际认证(国际精英商学院协会),并于2016年和2021年均通过AACSB五年期维持认证评估。2016年4月,管理学院正式获得世界权威认证机构QS Stars商学院五星级认证,标志着西安交通大学的管理教育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
2017年,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两个一级学科双双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西安交通大学作为全国高校中首批招收培养MPAcc的高校之一,从招生至今始终坚持以巩固学生理论基础为根本,以强化学生实践能力为手段,以培养富有社会责任感、具有国际视野和良好职业道德、掌握坚实理论基础和娴熟专业技能的创新型、复合型高级会计管理人才为目标,致力于培养具备先进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会计管理人才。
二、报考条件及招生计划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学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二)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具有下述条件之一的同等学力的人员:
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之日)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并符合下列条件:a.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所报考专业领域的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b.辅修过报考专业的本科全部主干课程(含英语四级)且成绩优良。
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2024年非全日制MPAcc招生计划60人。
三、培养方式
非全日制会计硕士培养采取业余时间学习的方式,一般安排在周末上课。学制2.5年,第1-3学期为课程学习,第4-5学期为论文撰写及答辩;实行弹性学制,注册在校时间最长不超过5年。一律实行定向就业培养(录取时需与考生、考生所在单位签订定向就业协议书)。
四、报名、现场确认及资格审查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按照教育部《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执行。
(一)网上报名
1、网上报名时间:2023年10月初,每天9:00-22:00(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2、网上报名网址:“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考生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浏览报考须知,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及我校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凡不按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
未通过网上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应及时到学籍学历权威认证机构进行认证,务必在现场确认时提供学历(学籍)认证报告,未能提供者不予现场确认。
3、西安交通大学报名点(报名点代码6111)按规定接受符合下列要求的考生报名及现场确认:
(1)报考我校的本省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延安大学、陕西理工大学应届生除外,该校学生应选择其就读学校作为报名点);
(2)报考我校的户籍在陕西(须出具户口簿或户籍证明)或工作单位在陕西的往届毕业生;
4.凡选择我校作为报名点的考生,系统所生成的报名号前4位应为“6111”。
5.我校为非社会报考点,除以上考生外一律不受理其他考生报名。
6.外省考生报考我校按当地省级招生单位的规定选择报名点报考。
7.考生根据国家招生政策和我校招生简章自主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
8.非全日制研究生应为在职人员,录取时须签订定向就业协议,学习期间不调档,不转户口,不享受国家奖助金,收费按协议执行。
9.非全日制研究生在网报时应选择定向就业类型;
(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
1.时间:2023年11月上旬。
2.地点: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将另行通知。
3.提交材料:网上报名信息表、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等。
4.同等学力人员还须提供相关支撑材料原件(成绩单、英语水平证明、发表文章等),待招生单位审查后确定考试资格。
5.考生根据研招网的提示完成缴纳报考费、本人图像采集等信息资料。
6.考生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未经网上确认(现场确认)信息者,报考无效。
五、考试、复试
考试分初试和复试两部分
初试时间:2023年12月下旬。初试考试科目为全国管理类联考,包括:英语二(满分100分)、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满分200分,含数学、逻辑、写作)。
复试包括会计专业课笔试、政治理论笔试、英语听力笔试和面试(含英语口语对话、会计专业综合能力测试)。
其中会计专业课笔试考试科目请参考《会计》、《财务成本管理》中国注册会计师CPA考试用书,中国财政经济 出版社,最新版。
复试时间:2024年3月,复试具体安排另行通知,地点: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
考生应在2023年12月中旬登录“研招网”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居民身份证参加考试。若对准考证上信息有疑异的请与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联系。准考证须保留到入学为止,请考生妥善保存。
2024年我校将根据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规模和各学科实际情况,自行划定基本复试分数线。
1.进入复试的考生,按照报考管理学院复试办法参加复试,请考生届时留意管理学院网上通知。
2.同等学力人员,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初试成绩达到复试基本分数线后须加试两门本科专业基础课,自学校网上公布分数线三日内自行来研招办办理加试相关手续,逾期未办理者将取消复试资格。加试通过后,方可参加管理学院的复试。加试按所报考的学科门类进行,考试科目另行通知。
3.符合教育部加分政策的人员,自学校网上公布分数线三日内自行来研招办办理相关手续,逾期不予办理。
4.按教育部规定考生在复试阶段须进行体检,由西安交通大学统一安排。体检标准按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文件规定,结合招生专业实际情况执行。体检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六、提前批面试政策
西安交通大学非全日制MPAcc继续实行提前批面试的招生政策。考生可在6月至8月,提交提前批面试申请资料;经背景评估,参加我校组织的提前批面试考试。
提前批面试结果分为合格(A)或优秀(B)两类。获得优秀(B)的考生,全国联考成绩达到西安交通大学复试线,需参加会计专业课笔试、政治理论笔试,成绩合格,则可获得拟录取资格;而提前批合格(A)的考生,联考成绩达到西安交通大学复试线后,参加复试,择优录取。
提前批优秀(B)资格参加全国统考保留两年,且第一志愿必须为西安交通大学非全日制MPAcc。持前一年提前批B资格的考生,参加当年全国联考不需再进行提前面试,但需要在当年提前面试申报时间内,登陆网上报名服务系统重新提交个人申请资料(报考MPAcc不能改变,否则B资格无效)。
所有未参加提前批面试的考生,均可按照正常程序报考。
七、录取类别及学费
由我校根据考生的初试与复试成绩,结合考生的学历背景和工作业绩、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综合排序,择优录取。
我校非全日制MPAcc报考类别必须选择定向;报考专业代码为125300(会计),录取时须学校、工作单位、考生本人签订三方定向就业协议书。在校学习期间不转档案及户口,毕业时学校不予派遣。
2024年非全日制MPAcc学费为16.8万元/人(以财务部门公示为准),分三年交齐。交费方式以学校通知为准。
八、设立新生奖学金
管理学院设立非全日制MPAcc新生奖学金,对联考成绩优异的新生,按等级设立新生奖学金,最高4万元,最低0.3万元,占比约15%。
九、学位论文及证书授予
非全日制研究生按要求在规定的学习期限内完成培养计划各环节、成绩合格、通过正式学位论文答辩,由院、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通过后,颁发西安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非全日制)和硕士学位证书。
*如有变化,则以当年教育部及学校新政策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