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学院
COLLEGE

城市建设学部

  为适应现代城市群建设以及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建设需求,更有效推动北京工业大学一流学科群建设,2017年学校基于自身区位优势和学科特色,整合原有建筑工程学院、城市交通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组建城市建设学部(Faculty of Architecture, Civil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以下简称城建学部)。2020年4月,城市建设学部正式进入实体化运行。

  城建学部涵盖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城乡规划学等三个一级学科博士点以及水利工程、建筑学等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土木工程学科始建于1960年、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始建于1979年、城乡规划学科始建于2002年。其中土木工程学科主要以重大工程结构抗震减震及城市综合防灾减灾、高性能材料与结构新体系设计理论和方法、岩土工程前沿科学问题与新技术、工程结构运维与性能提升及全寿命设计、城市水系统健康循环与水环境恢复技术、绿色建筑环境与节能减排技术为主要研究特色,在教育部最新一轮学科评估中进入前5%;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主要以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道路交通安全理论与技术、智能交通与信息感知、交通大数据感知与处理技术、道路新材料与性能等为主要研究特色;城乡规划学主要以防灾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城镇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城市设计理论与技术、城乡历史遗产保护规划理论与方法为主要研究特色。2017年以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等为核心学科的现代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科群正式进入国家一流学科建设行列。

  学部现有全职专任教师322人,教授108人。其中全职聘任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外籍及海外工程院院士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特聘教授等国家级高端人才7人、国家级青年人才12人、科技部科技领军人才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北京学者3人、北京市百千万人才工程7人等。另外,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1支、教育部创新团队2支和北京市学术创新团队11支。

  学部下设有3个学院、6个系、14个研究所及3个实验中心。此外还拥有国家级教学基地2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4个、北京市协同创新中心1个、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个,行业重点实验室1个。近十年,主持完成或正在承担国家级重大、重点课题4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国家级项目210余项,年均到校经费超过1亿元。相关成果近十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6项,其中第一完成单位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0余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700余项。相关的研究成果为国家及北京市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城乡综合规划、交通规划与控制等做出重要贡献。包括为北京新机场、北京新首钢大桥、北京-雄安高速高架桥、20余个城市地铁建设、中国尊、新京张铁路隧道工程、2022年延庆冬奥会等重要工程建设提供技术支撑;直接参与雄安新区起步区、北京城市副中心、山东半岛城市群以及石家庄、济南等国内20多个城市的综合防灾规划及专业防灾规划,独立完成多项北京乡镇域总体规划、专项规划、美丽乡村规划等;直接参与新一轮北京综合交通规划,园博园、世园会以及冬奥会的交通组织方案仿真,北京副中心交通综合规划等。

  学部设有9个本科专业,包括土木工程专业、智能建造专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交通工程专业、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建筑学专业、城乡规划专业以及风景园林专业。自教育部2019年启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以来,城市建设学部共有5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土木工程专业、交通工程专业、建筑学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1个专业获批北京市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城乡规划专业)。近十年培养博士研究生300余名,硕士研究生2000余名,本科生近3000名。

  另外,国际生命线与基础设施地震工程学会(理事长单位)、中国地震学会基础设施工程防震减灾专业委员会、中国勘察设计学会抗震减灾分会、中国钢结构协会空间结构分会、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安全与防灾规划学术委员会、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文化遗产防灾减灾专业委员会、北京交通工程学会(理事长单位)等学术、专业机构挂靠本学部或由本学部教师担任理事长、主任或秘书长。

查看更多

城市建设学部 · 招生简章

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设学部共 2 篇简章
专业方向
专业
学制
学费
证书
授课方式
地点
详情
3年
2.80万
学位证学历证
周末班
北京
3年
4.50万
学位证学历证
周末班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