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试总体要求
机械工程材料是机械类各专业的的基础理论课程,它的主要内容包括工程材料的性能、晶体结构与结晶、金属的塑性变形、二元合金、铁碳合金、钢的热处理、合金钢、铸铁、有色金属及其合金、材料的选用等。要求考生了解和掌握常用工程材料的组织、性能、应用和选用基本原则,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及比例
(一) 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5%)
1. 熟练掌握低碳钢的应力-应变图,以及由此得出的弹性、刚度、强度和塑性等力学性能指标,掌握硬度(布氏、洛氏硬度)的物理意义及计算公式;
2. 掌握冲击韧性、疲劳强度的物理意义、测试方法和影响因素。
(二) 晶体结构与结晶(5%)
1. 掌握三种晶体结构、它们的致密度、单晶体的各向异性;
2. 掌握实际晶体结构中的多晶体结构、晶格缺陷;
3. 掌握金属结晶的概念、金属结晶的过程、影响结晶生核和长大的若干因素;
4. 掌握金属的同素异构性。
(三)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5%)
1. 掌握金属塑性变形的基本形式、塑性变形的实质、单晶体和多晶体的塑性变形、三种典型金属晶格的滑移系;
2. 掌握“加工硬化”、织构、制耳、形变强化等基本概念;
3. 掌握冷变形金属经过回复或再结晶后性能发生了哪些变化;
4. 掌握热加工和冷加工的概念,冷、热加工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四)二元合金(5%)
1. 掌握固溶体、化合物的基本概念,重点为置换固溶体、间隙固溶体;
2. 熟练掌握二元合金相图的类型(匀晶相图、共晶相图、共析相图、包晶相图不作要求),用杠杆定律计算相的重量百分数和组织组成物的重量百分数;
3. 掌握相图与性能的关系。
(五)铁碳合金(20%)
1. 掌握铁碳合金的相结构与性能;
2. 熟练掌握绘制钢的铁碳合金相图(重点:钢部分);
3. 熟练掌握分析典型合金(亚共析钢、共析钢和过共析钢)的结晶过程,要求能绘制、分析钢的结晶过程;
4. 熟练掌握用杠杆定律计算各相及组织的重量百分数;
5. 了解常用杂质元素对碳钢性能的影响;
6. 了解碳钢的分类、编号及用途。
(六)钢的热处理(20%)
1. 掌握钢在加热时的转变过程、实际加热和冷却时各临界点的位置、奥氏体的形成过程;
2. 掌握奥氏体的晶粒度概念,影响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因素;
3. 熟练掌握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C曲线),要求能运用C曲线对钢在不同冷却速度下的组织进行分析;
4. 掌握影响C曲线的因素;
5. 了解淬透性的概念;
6. 掌握钢的常规热处理方法:(1)退火与正火 (2)淬火(包括淬火方法)、回火(高、中、低温)以及上述各种热处理后钢的力学性能变化;
7. 掌握钢的表面淬火(感应加热和火焰加热)方法;
8. 掌握钢的化学热处理(渗碳、渗氮)。
(七)合金钢(20%)
1. 掌握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
2. 掌握合金钢的分类和编号;
3. 掌握合金结构钢(普通低合金钢、渗碳钢、调质钢、弹簧钢、滚动轴承钢)、合金工具钢(低合金刃具钢、高速钢、模具钢)的牌号、合金元素作用,含碳量、各钢种的热处理工艺;
4. 特殊性能钢中不锈钢是重点。
(八)铸铁(5%)
1. 掌握铸铁的分类及牌号;
2. 掌握影响灰口铸铁组织的因素、材料选用及热处理。
(九)有色金属及其合金(5%)
1. 掌握铝合金的分类、铝合金的固溶处理、时效处理;
2. 能合理选择铝合金、铜合金材料;
3. 掌握铸造铝合金中的变质处理。
(十)材料的选用(10%)
1. 了解选材的一般原则;
2. 掌握零件的主要失效类型及导致失效的主要原因;
3. 熟练掌握机械零件的选材及热处理工艺的制定。
三、试卷类型及比例
1. 选择题、填空题:30%
2. 简答题:60%
3. 综合题:10%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
考试形式:笔试;考试时间:每年由教育部统一规定。
您填的信息已提交,老师会在24小时之内与您联系
如果还有其他疑问请拨打以下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