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在充满不确定的大时代中,读书是最好的选择。近期爆发的俄乌战争,持续蔓延的新冠疫情,给全球经济带来重大挑战,让我们感受到国际局势的暗流涌动。
3月的新加坡,中文EMBA第29班和第30班(秋季班)的同学们在国大商学院的课堂上,共同探讨并思考当前局势的应对问题。与智慧的教授同行,与最具洞察力和创新精神的同学们,在浓郁的学术氛围中,共同开启了一场思想盛宴。
《国际商务与国际化》课程概要
国际商务是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会首先探讨全球化的各个维度和发展历程。我们将深入了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历史、以往的地缘政治角力、以及目前 “G2”所面临的紧张局面。以此为背景,我们进一步对国际贸易的商业理论,以及跨国企业面临的变化莫测的国际环境进行深入的了解,并研究国际贸易所面对的各种挑战。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全球化及其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并深入学习国际商务和国际关系的相关课题。课程要求学生们通过讲座、阅读材料、作业、案例以及课堂讨论等形式,总结出自己的观点。该课程的目标,是希望学生们针对国际商务的相关课题,包括贸易、对内和对外直接投资等,发展总结出 一套系统性的认知、思考架构。
刘忠亮同学在课后谈到:杨教授(杨贤Bernard Yeung,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 李棕杰出讲座教授,金融系、策略与政策系)的课程贯通古今,博大精深。全球贸易往来带来了文化的交融、科技的进步、移民的流动。正反利弊的不确定性也带来了冲突与不平衡。国家与城市的兴衰、民族与文化的分合、规律可循。从农耕社会到工业革命、互联网经济直至我们正在面临的数字化进程,科技的进步使得规律的周期缩短,无处不在的挑战让我们陷入焦虑。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竞争与协作共存将是常态,抱着开放态度,积极寻求解决方案才是未来所在。
杨教授教学严谨的同时,充分给予了同学们互动交流的时间。大家在相关问题上集思广益,争先恐后。刘忠亮说:“课堂气氛活跃,轻松愉快,每个内容的最后,教授大含细入的总结,让我印象深刻。”
分享嘉宾刘洁霞(中文EMBA第22班校友,Vision holding Pte Ltd.总经理)关于中国高铁的由来和发展历程的分享,让我受益匪浅,作为中国闪亮的名片,高铁建设背后的艰辛历程,让我尤为感动。正是有刘洁霞学姐这样的很多无私奉献者,才使得这一奇迹落成,并且为中国和世界的经济发展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
刘忠亮感慨通过这堂课得到的启发:当下,全球化甚至国际化面临着很大的不确定性,但强者自强永恒不变。更加宽广的视野、积极的学习,在竞争中强化自身的韧劲和创新,做好当下提高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可长久生存的基础。
徐峰同学也表示,《国际商务与国际化》这门课通过一条连接东西方的丝绸之路,从国际经济贸易的视角,审视和发现人类发展的历史和轨迹欧洲中世纪的黑死病对当今疫情经济和社会的启发。他说:杨教授博学多才,丰富的个人阅历以及不同文化背景的熏陶,特别是中英粤三语的“跛脚”切换为课堂增添了不少乐趣。
这堂课也给了他很多的启发,看问题要有大局观,要从多角度,不同的视野去分析,解决问题。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要善于总结,从历史的经验中汲取教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杜美仪同学在课后说到:杨教授以公元前一世纪跨2000多年世界历史的时间轴线,将古今中外的朝代更迭及重要事件的影响,甚至再加上气候变幻的参数,让我们如同进入时光隧道,将所有的人类历史串联起来,这才赫然发现竟然所谓的历史不断重演,是人类共同的宿命,古今皆然!
她说,这门课激发了同学们对历史实践的反思,对照目前所处的地域环境,及正在经历的重大的时代转折中:中美贸易战、二大强权的对峙、冠状病毒疫情及俄乌战争;既此深思我们该如何自处及面对接下来的变局。
杨教授是位治学严谨且律己甚严的学者;不仅在课前的准备工作要做到最好,在每一段的茶歇时,杨教授仍会讨论前一段课程是否有疏漏之处。由于线下只有5位同学,而线上有25位,为了让大家在混合授课的方式下更有收获,所以有时杨教授会和我们在茶歇时讨论,启发他接下来课程中如何进行更全面及深入的讨论内容。由线下同学带入话题,杨教授再将课程的节奏及内容,配合班上同学不同的专业进行探讨,让同学能充分发表意见,也让大家都能满载而归,犹如享受了一场美好的历史盛宴。
杜美仪表示,由於自己的工作和所处的私人银行产业,对于时代的重大事件及国际地缘政治,有着高度的敏感性,牵一发则动全身的情境随时可能发生,也因为会影响到对客户的建议和资产规划。在上完课之后,会对当下所发生的重要事件有着更宏观的见解,也能够以从容的步调来看待及处理将面对的挑战!
肖良荣同学在课后谈到,杨教授的四天课程,每天都有一个示例分析作业,并在示例分析中,引导同学们进行激烈商讨与争论,在第三天,关于“全球半导体韩国和台湾是如何获得目前在半导体行业的地位?”示例分析中,有同学在台湾台积电任职过,有同学正从事半导体销售业务,同学们经过开放性分享与激烈商讨,深度专业地分析出半导体科技的一部发展史。从原材、研发、设计、制造、人才等等产业的细分化和复杂的全球链供应,及全球化产业权力竞争白热化程度之高;同时也分析了在技术、金融和市场的控制, 共同构成了美国半导体产业霸权的三个基石。“杨教授就以此示例,将我们从时间维度拉回工业革命以来,人类高速发展就是一部科技发展和科技竞争吏,并在全球化贸易上给予人类社会带来正面和社会之间矛盾分析,让我在全球观及世界观上有了崭新的认识。”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肖良荣表示得到了很多启发:杨教授以时间的历史维度,人类的发展和几个重大经济贸易及历史发生过的大瘟疫事件示例分析中,告诉我们人类历史总是在重演着,我们能否从过去历史示例中“以史为鉴”的思考维度,并以正反两面去思考问题,同时以“第一世界大战之前,第一次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及第二次大战之后”的三个历史时段产生了三个对世界的影响分析;引导我们在国际规则问题中如何正面的思考并加以改善,让我们能以正面思维方式,面对全球大环境的不确定性;以不同的视角,带领我们进入已知和未知的难题,却仍能保持乐观和积极的态度来走向美好的未来!当今全球疫情下,过去一段时期自己在工作上的焦虑总在脑海中浮现,对企业的发展感到沮丧。通过此学段让我认识到,当今的环境不是历史已发生过的场境吗?从中认清到自己应聚焦当下、强壮自己、与时并进、从小到大逐步提升,对当下自如积极的心态,面对工作与生活;并通过做一些建设性的事情来改变我们发现的不满意之处 。
杨正国同学也同样谈到关于这门课程的感受:杨贤教授用中文和英文从全球视野出发,谈古论今,娓娓道来,一场盛宴,回味无穷。他用与李文正先生和陈春花老师交谈概要的记录描绘了现在与未来的场景,也作为本次课程的总结,可谓精彩绝伦,让人对未来产生无限遐想。
本学段有力地拓展了我的全球视野,对我公司进一步走向海外市场有了更多的思考。
《管理经济学》课程概要
经济学研究如何配置稀缺资源的问题。从生产、管理,到定价、竞争等,管理者时刻面对资本、人力、原材料等稀缺资源的配置问题。管理经济学以微观经济理论为基础,用经济学方法和框架分析商业决策问题,帮助管理者做出理性决策,提高效率。以经济和管理中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不拘泥于理论和模型本身,旨在介绍经济学方法的精髓。本课程介绍的概念和工具与金融、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等其他管理领域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本课程致力于向管理者介绍如何运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思考商业决策问题。课程结合了现代微观经济学与商业管理中最前沿的理论和研究成果,目的是帮助学员了解有限资源下的最优决策方法,理清重要经济变量的内在逻辑,合理运用在企业和组织中,实现高效的管理和决策。
吴明霞同学在课后谈到:管理经济学以微观经济理论为基础,用经济学方法和框架分析商业决策问题。贡老师(贡洁教授 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 策略与政策系)对需求与成本,市场力(竞争壁垒、利润最大化)博弈论与战略,纳什均衡等等理论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同学们获益匪浅。4天的课程学习下来 ,我对自己十五年的职业生涯也有了一个深化和整理的过程。我第一份工作是一名银行职员,2015年我从银行出来与伙伴在国内创业,那时边创业边攻读MBA,学习企业战略与会计、人力资源管理,这些知识对我创业之初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如今7年过去,我和我的团队也正经历 “七年之痒” ,来国大学习EMBA对我又有更重要的指导意义。这次管理经济学贡老师带给了我全新认识和理论架构的更新,如何区分成本、外部性带来的不同策略,怎样的经营价值取向,会影响到整个企业的激励机制,这些方法对我和我的公司现在很有启发。
翟乾宇同学谈到:课前大家对管理经济学这门课到底是关于什么的了解很少。通过四天的学习,我们了解到管理经济学是研究企业管理中如何配置有限资源的学问。学习了需求、成本、市场力、定价、博弈、信息、激励、组织等八个方面的内容。内容丰富,与工作实际关联度高。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附加值图,诠释了企业在运营中创造价值和获取价值的经济关系。之所以我对这张表印象深刻,是因为这张表集合了企业利润、消费者获得的价值总和、企业创造的价值、单位产出的平均成本、单位产品价格、消费者愿意支付的单位产品最高价格、产量等七个企业经营指标。
我在以往的管理经验里,通常关心成本、价格和销量。即成本尽量低,价格尽量高,而销量尽量高。当然也会考虑客户满意度、产品创新等要素,但是没有站在经济模型可量化的思考问题。这样就造成了经营决策的盲目性,凭感觉。通过这张图表的学习,让我意识到,成本低意味着企业有更高的生产效率,这样在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之间就形成了更大的企业价值创造。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创新做出更符合客户需求差异化的产品,这样客户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就是变高,相当于蛋糕做大了,同样也增大了企业价值创造。而中间的两条线,单位产品售价和单位产品成本,实际上是企业如何与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进行利益分配。学习了这些新的企业经济中的变量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得出更多准确的数字用于经营决策,而是会给我们每个经济指标的数字的范围,进而对不同项目或同一项目不同时间上的横向和纵向进行比较。
翟乾宇同学还分享了学段中的一件趣事:“班长在新加坡期间我经常找他交流学习,班级群里几乎每天都有我跟班长在一起的照片。大家调侃我给我起名‘常在’,与大家一起进步,同时也能给大家带来欢乐,我深感荣幸。”
他表示:在这个学段的学习中,除了以上课堂上的收获,同学间也更加了解和熟悉了,逐步形成了一种班集体的合力。这个学段我们一直在国内的线上上课的王学东班长到新加坡了。他是很优秀的企业家,为人热情,愿意付出,很有人格魅力。他不经意的一句话给我很大的鼓舞:“心中有光,脚下有路!” 在此次集中上课期间,班长多次组织大家研讨和企业参访。同学们都是非常优秀企业家或大企业高管,通过半年多的一起学习,我们每个人都更打开了,更愿意交流了。发现同学群体是更广阔的信息来源,同学间相互交流学习,发现合作共赢的可能,这是我这个学段最大的收获。
班长王学东第一次来到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教室,在线下与同学们共同参与第三学段的课程,课后他与我们分享:
这是我第一次在新加坡的课堂里上课,平时都在国内与同学们通过视频的方式参加,在课堂里上课有两点特别好,一是老师与我们之间的互动更强,我们的参与感更强了,上课也有表演、辩论等多种形式,灵活生动。老师将课程理论与当下世界经济形势、政治形势、疫情冲击等结合,举一反三,充分认证;二是同学们之间关于课程的、内容的、个人经历等等之间的经验分享和交流更多了,这非常的难能可贵,能够把我们在课堂上学的内容核心逻辑的“道”与个人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的“术”进行融会贯通,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他还谈到这次上课前遇到的小插曲:受全球疫情的影响,这次来新加坡可谓波折不断,我预定的国内飞新加坡的航班熔断了七次,出发地也从成都到上海到天津,疫情一定程度上对大家的工作生活还是有一些影响,好在开课之前顺利到达新加坡,赶上课程,与老师同学们相见、交流。
《人才管理大视野与策略》课程概要
从职能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转向战略导向的人才管理,是当前人力资源管理的一大发展趋势,围绕企业的发展战略,建立支持战略执行的人力资源大系统,是当前很多企业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能否实现企业人才的战略性管理,并使其与企业战略充分整合,关乎企业能否获得并维系竞争优势。人才管理不仅使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势得以充分的发挥,更给企业的整个管理注入生机和活力,确保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疫情后的国际形势,又为企业的发展增加了新的变数。企业家需要从更广和更深的角度去思考人才管理的课题。本课程从人才管理大视野入手,配合对中华传统文化以及跨文化的剖析,介绍新型人才管理的思路、手段与实践。课程结合讲课、小组讨论、案例,校友分享等多种方法,以人才管理的理念、体系,以及手段为主要内容,帮助学员了解人才管理的内涵,提升全球化人才管理的思维,以及获取各自企业人力资源提升的思路与方案。
关于《人力资本管理》这门课,吴明霞同学(米菓(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谈到:
人力资本管理课程是一个探讨与了解的课程。这门课程的学习不仅是从宋老师(宋照礼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 组织管理系)那里得到,还是从学长和同学们的经验分享中完善的。课程中很有趣的是小组一起作业,小组成员根据老师给定的题目自己编导演绎,在这个过程中不但加深对理论的推敲理解,同学之间的合作更是趣味横生,展现了大家不同个性的可爱之处。
班长王学东同时分享了他对人力资本管理的理解:作为企业的经营者如何用好人、用对人、人尽其用才是我们面对的最大课题,而疫情冲击下的人才管理又是我们当下需要面对的最新课题。
管理的四大关键层次是:明道、审势、提策、优术。
2021年,因为行业的急剧变化,导致企业在2021年确定的道、势、策被基本推翻,所以2021年踌蹴了一年,2022年,经过一年术的积累,公司快速确定了新的道、势、策。现在工作的重点是管理的四大视角通天彻地识人同心。
《孙子兵法》中有言“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谋攻),“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智谋才能、赏罚有信、爱抚士兵、勇敢果断、军纪严明,此五者是良将必须具备的素质。
一智,是指管理者应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
二信,是指管理者相信自己决策的准确性以及相信他人的能力和品质。
三仁,是指管理者能尊重和满足员工的归属需要和高层次的精神需求。
四勇,是指管理者在决断前要能够多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但也要具有冒险精神,在决断时既不盲目拍板,又不优柔寡断;如果失败,要有敢于承担责任的勇气。
五严,是指管理者能制定适合公司发展的规章制度,严格执行且身体力行。
对于初创期企业,好的“一将”能抵“千军”。好的将领能快速把握好市场机会,带领团队持续创新,获得企业发展的机会,并化解企业在发展中的各类危机。同时作为管理者,要做到“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对委以重任的下属,应当放手使用,合理授权,使他们能够全面担负起责任。当他们有困难的时候,甚至遇到各种流言蜚语的时候,领导者要做到不偏听、不偏信,明辩真伪,给他们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好的管理者,也需“同心”。制定合适的企业发展目标,激励团队朝目标奋起拼搏。《孙子兵法·计篇》中孙子曰:“道者,令民与上同欲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在《孙子兵法·谋攻篇》又曰“叫下同欲者胜”。孙子认为如果民众与国君的意愿一致,民众在战争中就可以为国君出生入死而不怕危险,只有上下齐心协力才能取得战争胜利。“同欲”一是指共同的奋斗理想;二是共同的利益。
创业初期,公司团队规模小,更需要统一意识,确定共同的奋斗目标,在思想上、组织上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团队氛围。在初创期,需要更多挖掘有集体感和责任心的员工,将他们发展为高战略价值的员工,使其为组织目标的实现不遗余力。同时《孙子兵法》中言“兵士甚陷则不惧,无所往则固,深入则拘,不得已则斗”。士卒深陷危险的境地,就不再存在恐惧,一旦无路可走,军心就会牢固;深入敌境的军队就不会离散,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军队就会殊死奋战。根据心理学的刺激反应原理,在不战则亡的境地中,士卒的生命受到严重的威胁,必然能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生欲望和奋起一搏的勇气。其求生本能的勃发,使其“死且不北”。在企业初创期,管理者也应该及时将市场竞争的信息、压力传导给员工,使员工感同身受,激起员工在组织认可度以及与组织共生存拼搏激情。而不是管理者大权独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不利于调动员工的士气,培养员工的能力,更不利于组织的长远健康发展。
在后疫情时代,面对科技的日新月异、市场的更迭加速,行业竞争加剧、疫情常态化等挑战,人力资源管理更应该是组织的推动者和引领者。积极参和推动公司业务变革,与公司管理者、业务团队一起参与协调和配置组织资源。“归根结底,业务上的所有问题其实都是人的问题”。后疫情时代,人力资源一是需要重塑价值定位。不少企业在面对疫情时把减员作为增效的方法,作为人力资源管理者,人员减少对于企业真的有利吗?短期看的确能节省部分成本,但如果从经营的逻辑出发,初创期企业要存续,必须要成长。
如何成长?人才投入优先于业务投入,先有人,才能开展业务,所以在关键岗位、核心岗位、易流失岗位,要始终人才冗余配置,才能确保满足业务成长所带来的人才需求。人力资源管理还是要从人均效能视角转向组织效能视角,通过营收、利润、成长性、风险性等结果性指标评价组织结果和产出,通过营收增长、市场占有率等指标评价组织运转,通过人才密度、文化氛围、机制有效性、员工满意度指标评价组织投入,通过投入-过程-产出的综合把控,提高组织效能。
明古辨今,审时度势,《孙子兵法》中的用人思想、企业管理思想、管理制度等十分丰富,对人力资源管理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同时在后疫情时代,不少企业生存难度大,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能更有效的激发组织活力,提高组织效能,助力公司业务发展。
杜均同学在课后谈及课堂趣事,说到:班长终于回来了,现场感受到30班爱学习(学习太卷了)以及团结友爱的氛围,班长感动得发誓要把国内的同学们都带过来,感受一下卷的学习文化。
而他对明道取势优术的启发是:在区块链的行业风口中(取势)更要抓住事物的本质(明道),通过不断迭代战术保持不掉队直至领先(优术)。
百战归来再读书,这一段路程满载而归,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段的学习旅程,在终身学习者的蜕变之旅中不断前行。
您填的信息已提交,老师会在24小时之内与您联系
如果还有其他疑问请拨打以下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