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等学力申硕新闻史论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黄色新闻

  黄色新闻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新闻史上,源自19世纪末美国两位著名报业大亨威廉•赫斯特与约瑟夫•普利策的竞争。

  黄色新闻,或黄色新闻学,是新闻报道和媒体编辑的一种取向,指极度夸张及捏造情节的手法来渲染新闻事件,尤其是关于色情、暴力、犯罪方面的事件。达到耸人听闻,进而扩大销数之目的的新闻报道。而以黄色新闻为主的报纸,自然就被称之为黄色报纸了。

  2. 主流媒体

  在我国,关于主流媒体的论说主要有三种: 一是从政治的角度。代表当权派或既得利益者看法的媒体。二是从经济的角度。是“以吸聚最具社会影响力的受众(主要指那些具有较高的决策话语权、知识话语权和消费话语权的社会成员)作为自己市场诉求的传媒”。三是从经营的角度。如复旦大学周胜林教授认为,媒体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才能成为主流媒体,即有较大的发行量、收视率;有较多的广告营业额;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和权威性。综上所述,主流媒体的定义还没有得到基本的统一,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出不同的关于主流媒体的概念。

  3.新闻体制

  新闻体制是新闻事业的构成体系、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的总称。包括新闻事业的机构设置、隶属关系以及机构运行原则与方针等,是社会调节和控制新闻传播的程式。不同的社会制度,产生不同的新闻体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新闻事业实行社会主义新闻体制。它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同时是人民的喉舌的性质;坚持办新闻事业的群众路线。

  4. 邓拓

  新闻家,政论家。邓拓1937年起进入革命根据地,从事党的报刊工作并长期担任主要负责人。邓拓最重视的是报纸的社论工作,在他主持《人民日报》工作期间,社论形成每月平均篇幅逐年增长的趋势。邓拓对办报的任务和目的也有着独特的见解,他十分重视改进新闻报道,认为报纸上长篇大论不是新闻,千篇一律枯燥无味的新闻也必须改革。

  5. 北大新闻学研究会

  1918年10月14日,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正式成立。此为中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也是中国新闻教育的发端。校长蔡元培为该会拟定了简章,规定其宗旨是“灌输新闻知识,培养新闻人才”。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新闻的范围、选题、采访、编辑、通讯方法以及报社和通讯社的组织等。会长由蔡元培担任,由留美归国的徐宝璜教授和著名记者邵飘萍任导师。徐、邵等利用星期日上午给会员讲课,传授新闻学知识。该会还出版了《新闻周刊》,这是当时中国唯一传播新闻学知识的报纸,也是中国最早采用横排式的报纸。新闻学研究会在历史上存在时间不长,至1920年12月只有不到三年的时间。

  二、简答题

  1. 简述普利策的办报特色

  新闻学者把普利策的办报特点归结为六项:

  1)以国内外重大新闻为骨干,添加大量轻松又刺激性的新闻以增加读者对报纸的兴趣。

  2)借发起全国性运动之机,提高该报声誉。

  3)高质量的社论版,有力地论述,倡导,支持新闻栏倡导的社会改革运动。

  4)篇幅大,报价低。

  5)率先使用插图。

  6)重视报纸的推广工作,用各种奖励办法扩大销路。 此外,普利策认为好的报纸必须要有良好素质的工作人员,并十分注意进行新闻工作的专业训练。

  2. 严复的办报思想

  严复不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和翻译家,而且还是著名的报刊政论家,被誉为向西方寻找救国救民真理的先进中国人和中国第一个真正了解西方文化的思想家。戊戌变法时期,他创办《国闻报》,为思想启蒙和变法维新摇旗呐喊,对中国近代新闻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他从事新闻活动的时间虽然并不长(1897—1898),但在新闻理论方面,却提出了卓尔不群的思想:1)“通下情尤以通外情为急”办报思想,特别强调日报在“通外情”方面的作用。

  2)关于报人道德自律的认识。严复对报纸禁忌和职业道德比较重视。他认为报纸的公理是:不允许毁谤他人,不揭人隐私,既使个人要借报纸申诉冤情,也要本人署名并有人担保,责任自负。3)对报纸文体的认识。严复不同意新闻语言过于通俗。他认为浅近的白话算不得精美之词,只有汉唐文章,如司马迁、韩愈的语言才是“中国文之美者”。这种认识显然有一定的局限性。

  3. 简述新闻专业主义的兴起及其主要内涵

  新闻的专业主义是美国政党报纸解体之后在新闻同行中发展起来的“公共服务”的一种信念,它最突出的特点,是相信可以从非党党派、非团体的立场客观地报道新闻事实。新闻专业主义的目标是服务于全体人民,而不是某一利益团体。

  新闻专业主义追寻简单的事实(facts)——由此产生新闻的客观性。客观性是一种使新闻工作者将事实隔离于观点、从而避免个人偏见的规定,或机制,它要求新闻工作者站在中立的立场上,以客观性的方法报道新闻、反映观点。

  按照新闻专业主义的理论,报业是一种自治的体系,它必须对政府、对政党、对政客采取一种独立的和批判的态度,否则便不可能保持它在公众中树立的“保护者”形象,便不可能拥有公众的信任。而良好形象和高度信任,是媒介赢得市场的重要资本之一。

  三、论述题

  1. 请论述党报在执政活动中的功能。

  作为党和政府以及人民的“耳目喉舌”,党报对于推进党和政府方针政策的落实、增强党的执政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历史经验证明,如果处理不好党报与执政党的关系,就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党报在我国新闻媒介构成中具有重要的导向地位。中国党报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以《人民日报》为代表,《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工人日报》、《农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各对象报构成的中央级党报群体;第二类是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心城市党报为中心,构成地方党报群体;第三类是目前还在办的中央部委机关报,如《中国新闻出版报》、《矿产报》等行业类报纸。在庞大的党报报业群体中,尤以前两类为党报的核心层。它们尽管在数量上并不是很大,但是其特殊的社会角色,当仁不让地成为社会主流媒介的核心部分,在国家格局和社会媒体的范围内具有一种当然的权威地位。

  党报在党的不同历史阶段担当着不同的功能角色。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80多年的奋斗过程中,完成了由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过渡;又走过了封闭状态下执政而向开放状态下执政的阶段。在党的不同的历史时期,党报表现着不同的功能。党报在党进入开放状态下执政的阶段,逐步在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上,承担着重要的向导角色。党报不仅担负着传播媒介的职责,还要在执政党与社会、与全体人民之间,搭起信息双向沟通的“桥梁”。

  2. 试论“山寨”

  “山寨”一词,代表那些占山为王的地盘,有着不被官方管辖的意味。“山寨”是依靠抄袭、模仿、恶搞等手段发展壮大起来,反权威、反主流且带有狂欢性、解构性、反智性以及后现代表征的亚文化的大众文化现象。

  从“山寨”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了解。

  1)“山寨产品”:第一个层面是其物质层面。“山寨”从字面来解释是:在山寨中,逃避政府管理,通俗的说就是盗版、克隆、仿制等,一种由民间IT力量发展起来的产业。其主要特点主要表现为仿造性、快速化、平民化。

  2)“山寨文化”:第二个层面是精神层面,即我们理解的狭义的一种精神文化现象。其中包括了山寨行为所折射出的主体行为者乃至当前大众的社会心理、审美取向以及社会思潮的涌现、价值体系的新建等。而这一部分正是研究“山寨文化”的核心。

  3)“山寨行为”:第三个层面乃行为层面,不仅包括各式具体更包括面对“山寨行为”主流文化的应对方式,以及面对山寨产品涉及到的知识产权问题管理机构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避。

  “山寨文化”的出现和流行,实际上就是带有一种思维的革命和意识的进步。从一定意义上讲,对于条件相对落后的个体、群体和组织对其他个体、群体和组织中的主流产品、主流意识、主流现象的学习模仿、借鉴和改良,这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进步性和先进性。具有很强的创新意识和智慧。我们不能将社会存在的造假行为、盗版行为等侵权行为强加到“山寨文化”的范畴。我们社会应当继续发扬那种反权威、反垄断、反精英那种草根式的山寨文化,有关部门也应该积极引导,去除山寨文化中的糟粕,留取精华,山寨文化才能更好的未来,而不是走上歧路。

报考资格评估
请提供以下信息,招生老师会尽快与您联系。符合报考条件者为您提供正式的报名表,我们承诺对您的个人信息严格保密。

推荐简章

更多

    相关文章

    0/300
    精彩留言

    热门学校

    更多

    热门专题

    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 2025年在职研究生报名时间、报名入口、报考条件 同等学力申硕报考条件 非全日制研究生报考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