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区“非遗”传承和创新高级研修班开班

  4月21日,由姑苏区委组织部、保护区文商旅局等举办的姑苏区“非遗”传承和创新高级研修班开班,45位姑苏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及其他从事传统文化再创新的设计师参加研修班。举办这样的高级研修班是姑苏区成立后的首次。该研修班旨在让姑苏的非遗文化更符合当下的审美标准和生活方式,走出橱窗,更贴近大众的生活,通过把非遗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让非遗文化焕发新生。

  历经2500多年的深厚文化积淀,遍布姑苏的非遗项目及民俗文化已然成为古城生生不息的文脉根基,保护和传承好“非遗”是展现苏式生活的根与魂。经过多年来的挖掘、保护和传承,不少非遗项目得以活态保护。时至今日,非遗”保护和传承依然还有着“瓶颈”,创新能否打破这一瓶颈,“并请“非遗”走出橱窗,融入大众的生活,进而推动“非遗”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是当下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多年的挖掘、传承和传播姑苏区54个非遗项目得以活态保护

  历经2500多年的深厚文化积淀,苏州,尤其是作为“一核四城”发展格局重要组成部分的“一核”——姑苏区,历来就以非物质文化遗存丰厚而著称。这里遗存了很多的文化记忆和传统技艺,这些是古城苏州生生不息的文脉根基。姑苏区文化馆副馆长张勇告诉记者,目前,姑苏区本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有54项,其中省级项目有6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39名,其中市级以上的有20名。在此基础上,对接上级名录,形成了由联合国、国家、省、市和区构成的“五级名录保护体系”。截至现在,姑苏区共有1项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省级3项,市级23项。

  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风情活动,根植于民间、来源于生活。如何让这些承载着苏州人千百年情感的“历史记忆”在新世纪依然闪烁出耀眼的光芒,为姑苏百姓带来亲切而又快乐的生活新感受,这是姑苏区非遗工作重点。姑苏区文商旅局文化处、综合处处长华建新说,近年来,姑苏区积极探索非遗文化活态保护,完善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体系。在进一步完善区本级代表性项目和传承人名录的同时,姑苏区积极支持区级项目和传承人申报市、省和国家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扶持资金等工作。她说,去年上半年就有王健等2人入选第四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顾凤珍等4人入选第四批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在对传统技艺挖掘,并进行保护和传承的同时,姑苏区还对传统民俗这样一个古城百姓最温馨的文化记忆进行着保护、传承以及传播。“由元宵灯会、‘轧神仙’庙会、端午习俗组成的‘姑苏三宝’,是苏州传统节日和民俗深厚文化内涵的活态传承的综合体。如何将现代文化生活内容与其融合,转生出新的意义,这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华建新说,近年来,姑苏区在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加强了对历史文化的深度挖掘,将“姑苏三宝”等一个个民俗节庆打造成文商旅融合的、百姓喜闻乐见的民俗文化品牌,为传统节庆文化记忆的复原、传承提供了现实的载体,使“姑苏三宝”更接地气,民俗文化焕发活力。可喜的是,去年有着800多年历史的“轧神仙”庙会,也通过了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评审及公示。

  不可否认的是,目前,不少的“非遗”项目依然存在保护和传承的“瓶颈”,如不被市场所接受,依然“供奉”在橱窗里。华建新说,如何打破这一“瓶颈”,创新可能是一条不可或缺的途径。

  请“非遗”走出橱窗融入大众生活

  让遗产真正“活”起来亟待创新

  江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做了20多年的雕塑、造型设计,被圈内人昵称“杂艺家”的崔冰有一次在做一个雕塑的时候,被刚刚大学毕业,年仅23岁的女儿取笑。女儿说,传统雕塑非常写实,但是这已经不适合现在人的审美了,现在人喜欢KT猫等卡通造型,以及或简洁或夸张的造型。吸取了女儿的意见,崔冰创造了一组雕塑。“没想到的是,这些雕塑很受市场欢迎。”崔冰说,推而及之,一些“非遗”的项目需要创新,需要迎合现代人的审美标准和生活方式。他说,“‘非遗’是在不断创新中演变到现在的,同样在现代,‘非遗’要传承下去也需要创新,要适合每一代人的审美观,‘非遗’才有市场,也才能被人们接受,进而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大部分的‘非遗’本就是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只是在时代的发展中,不少传统技艺已经不适应现代人的生活了。对于一些濒危的‘非遗’项目,需要政府来加以保护。而更多的项目,则需要在传承中进行创新,赋予新的功能和内涵,适合当代人的需求,这样才能更具有生命力。”姑苏区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中国盆景艺术大师沈柏平说,这几年中,他在保护、传承苏州盆景造型技艺的同时,也进行着创新。他说,作为国家级大师的他制作的盆景动辄上万,几十万元,一般家庭肯定消费不起,市场相对狭窄。

  去年,沈柏平和缔丞文化合作,对苏州盆景进行一番创新,制作了一些景观香薰。他说,这些用苏州盆景造型技艺制作的小盆景价格只有几千元,一般家庭都能消费得起,这也就意味着苏式盆景能够“飞入寻常百姓家”。这样,对于“非遗”的传承和传播都起到一定的积极意义。在这样的情况下,非遗”才能真正“活”起来。

  ‘非遗’具有原生态艺术的独特魅力,只有不断进行继承和发展,才可能使这些民间文化的宝贵财富得以传承。”换一句话说,非物质文化遗产要真正做到保护和传承,就得靠创新。华建新说,姑苏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创新高级研修班开班,就是期盼用这样的形式,让姑苏的非遗文化更符合当下的审美标准和生活方式,走出橱窗,更贴近大众的生活,把非遗文化真正用起来,通过把非遗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让非遗文化焕发新生。

  记者了解到,在此次研修班,不少“非遗传承人”之间碰出了火花进行一番创新——跨界合作。如“非遗”项目之一苏式鸟笼有一些地方本身需要用铜片包裹,于是和“非遗”项目之一金属凿刻结合,一只鸟笼,两个非遗项目集于一身,也就更具价值和意义了。

  “非遗”创新并不是“转基因”在传统基础上拓展题材和用途是正道

  这几年,不少市民都发现,非遗”多多少少都走进了身“边的同事、亲朋,甚至自己的生活中了。家住大观名园的刘先生告诉记者,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发现“非遗”就在自己的生活之中。吃的可能是苏帮菜和苏式小吃,玩的有核雕、玉雕等,还经常去看花灯、轧神仙、感受端午文化氛围等等。他说,非遗也让人们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但是,他说,现在不少的东西,如机雕的核雕,机绣的苏绣等等,这些都不是“非遗”,而仅仅是一件商品。

  接受记者采访时,苏州市非遗办研究员龚平说,文物保护是“它们还在”,重要的是保护其不受损坏。而文化记忆和传统技艺这些非遗项目是“他们还会”,所以对于“非遗”来说,保护的核心是传承。非遗”有民间文学、传统舞蹈、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等十个大类,对于这些文化记忆和传统技艺,保护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对不能活态保存的,需要及时记录,不使其消亡。对于可以活态保存的,第一阶段重点是抢救,抢救下来后,进一步传承和传播。而对于一些如苏绣、核雕等,需要进行的是生产性保护。更为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大生态保护机制。在太湖流域的苏州,不少非遗都是农耕文明的产物,这些需要留存一个大生态环境,才能更好地让这些“非遗”项目得以保护和传承。请“非遗”走出橱窗,融入市民的生活,客观上对“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不能完全依靠“非“遗生活化”。龚平说,对于“非遗”项目,还是应该鼓励“高端化”。而对于创新,他认为,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也能让“非遗”更好地传承和传播。

  “我所知道的有很多‘非遗’,所谓的创新连传统技艺都丢掉了,而直接用机器加工,这不是创新,而是糟蹋‘非遗’。”对于“非遗”创新,崔冰有着他所谓的“一家之说”。他说,譬如有一个原木堆画,原本是一个好东西,但是木刻是用机器进行的,不再用传统工艺去加工,这是不可取的。他说,非“遗”的创新只有在传统工艺范畴内,对题材进行拓展,对器具的用途进行衍生,这才是创新之道。

报考资格评估
请提供以下信息,招生老师会尽快与您联系。符合报考条件者为您提供正式的报名表,我们承诺对您的个人信息严格保密。

推荐简章

更多

    相关文章

    0/300
    精彩留言

    热门学校

    更多

    热门专题

    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 2025年在职研究生报名时间、报名入口、报考条件 同等学力申硕报考条件 非全日制研究生报考条件